2005-05-18

房地產329已逝,雨季將至

今年第一季的市場,看來大家所期望的329檔期,其實並沒有實現,都是建築商包裝市場的一個噱頭而已,答案只有一個,就是:『只有市場的價格合不合理,沒有所謂的329檔期』,價格合理,天天有329檔期,價格不合理,即使329也沒有辦法讓這個銷售率起死回生。



最近市場上比較所矚目的是工業住宅,按照台灣省都市計畫的施行細則第八條,93年放寬土地使用項目後,工業區已經大幅開放作為一般事務所或一般商業設施使用,尤其市區裡面的乙種工業建築個案,更帶動風潮,台北市更出現了乙工的商務空間,大大顛覆了傳統工業性住宅的思維,也提供了一般低收入及電子新貴或是 SOHO族帶來的另類住辦空間,最近它的使用合法性引來了各界的關切,因為它可以作的一般商業設施,包括一般的服務業、餐飲業、一般事務所,就可能讓使用者有比較大的作夢與想像空間,因此乙工建案若合法取得建築證照,只要登記用途,不作住宅使用,嚴格來說並不違法。



『人生有夢有夢最美』,每個人都在追逐一個夢,而這個夢的代價若是『便宜!』,就好像變成一個市場的趨勢,似乎擋都擋不住,因為它是屬於工業用途的使用,所以在住的空間上,當然會覺得住的比較寬敞,但是重要的是在房屋貸款的成數可能會比一般的住宅低,也沒有辦法用住宅優惠稅率,這是民眾在買屋之前必須去審慎考慮的,因為你沒有辦法去享用到住宅優惠稅率,有關買到合法乙工案之後的水電、稅費、申請貸款及日後脫手問題,也是要去考量的,當然,以它跟一般的住宅價格有落差這點來看,確實是一個很大的誘因。這是目前市場上最熱的,有點意味著整個市場在窮則變、變則通的情況下,似乎又走回到『低價』才能帶動市場即將離去微弱的市場買氣。



另外一個現象是國有財產局從去年標到六百多億的土地,今年大概要賣力演出需標出將近三百億的土地,我們發現國有財產局是把一些市區的精華土地,約兩、三百坪的國有地拿出來標,這對建商來說,是屬於上等肉,這樣的肉再加工,其實在市區是不多見,所以把底價定到只有市價的六成多,當然會造成搶標,但搶標不意味著追價。現在標到的東西價格還算合理價格,假設國有財產局陸續再把精華土地標出來後,將會看到一個結果就是,地段好的土地,價格頻創新高,這也意味著未來這樣的土地供給出來後籌碼會日漸稀少,也將帶動中古屋的價格,有它的支撐及市場性,國有財產局趁此時大量拋地,讓建商接受,的確是高招,相對地也會助長著房價的頻創新高,創高價不代表二手會再追上去,而使得換屋族較易圓這個夢。



八德路預售屋是落在35~38萬的價格帶,在一個布料能夠多了幾百坪的空間,完工後創造出48萬的房價,比原來市場足足多了10萬,當然賣起來時間上會長一些也會較困難,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,它能夠逐漸去化也是可預見的,但不意味買的人會有再度獲利的空間。中山女高附近的一個個案,完工後拼命的廣告賣力演出,它的價格超出了元大的龍江花園所要賣的48~55萬,突然爆出賣到62~65萬,如此以區域內的價格加價2-3成的作法,圖的是利率低檔,購屋者無限上綱的購買力,造成建商的高獲利得到保障,因為土地是日漸稀少,建商一次賺足的心態非常明顯。



最近有投資買斷客來找我,他手邊擁有北部最大的中古屋的量,有四、五百戶,交換名片之下,知道他是作美髮、美容產品行業,居然可以來大量的從事房地產買斷,顯然是這個市場帶來的獲利高過於他的本業了。股市裡有一句話:當擦皮鞋的人都去買股票的時候,這個股票市場就該結束了,當一些非本業的人介入這個市場的時候,都在作這個獲利的夢時,其實房地產也應該到了盡頭,投資客的追價,從中古屋一坪的合理價20萬買到30萬,開價再從40萬開到50萬,都是加倍在開價,當然唯一的誘因就是利率在低檔,且又裝潢包裝過,這又是在賣一個夢。



更有投資客誇下豪語,要集資買斷所有台北市的中古屋,然後要掌控這些籌碼,裝潢後再賣給一般想要買房子的購屋者,使得這些房子的中古屋的價格居高不下的假象一直充斥著市場。不合理的價格產生了,使得這些想要買房子的人的心理,就會面臨到十件裡面可能會有一件價格可以賣給哪個傻瓜,但是其餘九件的價格可能會面臨市場中買家退卻的無情考驗。



市場的狀況渾沌未明,股票市場、債券市場都不是那麼好,REIT’s又是風起雲湧屬於今年下半年的重頭戲,假設資金都轉到REIT’s,甚至包括國外的 REIT’s的產品都拿到台灣來撈金,那麼會使得整個市場的資金流到這些投資商品,對於台灣的房地產的市場狀況,的確都不是那麼樂觀。房價頻創新高,建商逆勢操作,不斷的增加誘因,賣力演出也只為了兩個字:『出貨』,出貨的目的也只是為了換回投資的錢與期望中的獲利。買斷客既然大量湧進,完全無視於整個市場的供需失調,勇氣可嘉,不過天真的都會先掛掉,這是市場不變的定律,『市場永遠是對的,錯的只是人』,『觀念不會錯,錯的還是人』,這樣渾沌的市場裡面,投資人、購屋者在買房地產時的確要睜大眼睛,應該要審慎評估、戒急用忍,最起碼在第一季的市場理並沒展現出應該有的銷售率。





本文作者:香港商戴德梁行總經理 顏炳立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