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-05-15

一般建商會提供的"地坪建材--「拋光石英磚」和「木地板」

一般而言,目前房地產市場上最常見的產品,應屬「拋光石英磚」和「木地板」兩者,至於以往常見的磁磚(價廉而質感不佳)、石材(價昂而維護不易)等建材則分別因為前述缺點而消褪了往昔在市場上的佔有率。而選擇「拋光石英磚」和「木地板」孰優孰劣,正成了許多新屋或預售屋主的共同困擾與課題。

若就單價來看,兩者的價格(材料加施工)其實是相差不多的;當然「拋光石英磚」和「木地板」也分別具有相當多種的不同類型與品質可供挑選,以上係純就市場上常見平價產品的比較結果而已。所謂平價產品,也就是一般建商所常提供的種類項目,那應該就是60*60cm「拋光石英磚」和複合式「木地板」了!

「拋光石英磚」比起一般石英磚多了結晶、瓷化、拋光等手續,所以具有類似天然石材的質感與鏡面亮度,同時又有比天然石材吸水率低、量薄質輕的優點,所以近年來在台灣市場上大幅度地取代了石材的地位。在製作過程區分了滲透、多管、微粉這樣的種類,進口來源也有大陸、東南亞、南歐等地的差異,單塊尺寸亦有60cm、80cm甚至120cm的不同,所以價格差別非常複雜而且專業,並非一般消費者所能輕易辨析清楚。

「木地板」則有實木、複合式(亦稱海島型)、銘木等常見區分,施工作法垂直面有高架及平舖之異、水平面有對尺及亂尺之別;其單價又與每塊寬度(例三寸或五寸)、每塊厚度(例四分或六分)、木質(例柚木或檀木)有關,複合式木地板更須分辨薄皮或厚皮的差異。同樣地,瞭解不同種類的「木地板」其價格與品質之分野,實在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

從屋主的實用角度出發,冬天冰冷的拋光磚面或許並不適合臥室、有刮損之虞的木板面也不適合人多的客廳。同樣地從設計師的美觀角度出發,「私密空間」(private area)與「公共空間」(public area)也需要地坪上色澤與質感的界定,來區劃不同空間的個性對比與定位。

因此,從比較折衷的觀點、也是目前許多設計通用的法則而言,「私密空間」(private area、臥室或和室)採用溫暖、穩定色澤與質感的「木地板」似是合適的選擇,至於「公共空間」(public area、客廳或餐廳)採用明亮色澤與易於維護的「拋光石英磚」則是普遍易於接受的結果。同時正如上述,一深一淺、一暗一明、一重一輕、一暖一亮恰能凸顯每個住家所應有的空間區劃,再配合牆面色澤與傢俱質感,更足以突顯整個室內設計的完整概念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